河南电力电碳协同成果获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通讯员 狄立 王心妍 朱莹
2月22日记者获悉,在中央网信办发布的2023年区块链创新应用案例征集评选结果中,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牵头申报的“基于区块链的电碳协同应用”项目成果,以河南省唯一、实体经济领域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2023年区块链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并入选《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报告(2023)》,这也是该公司区块链成果首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该项目以国网链河南省从链平台为基础,在能源大数据中心基础上,利用区块链技术数据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电碳协同应用,通过绿电消纳与碳排放数据协同计算,解决企业碳资产及碳交易数据确权难、溯源难、查验难、验证难等痛点问题,降低履约主体承担绿电消纳和减碳的双重压力,为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落地。通过应用推广,已服务开封、周口和洛阳等地343家企业超58.9万用户,支撑电力交易24亿千瓦时,辅助碳排放管理15.94万吨,实现37万余条数据上链存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作为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区块链+能源’特色领域试点承建单位之一,抢抓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系统谋划、协同联动、规范发展,实现能源计量、电碳协同等创新场景的实用化、规模化应用,高质量完成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任务,获得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作部‘质量最高、应用最实’的高度评价。”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能源区块链应用技术实验室主任宋宁希介绍。
2023年区块链创新应用案例征集活动是在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指导下,由中央网信办数据与技术保障中心开展征集工作,旨在推进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总结推广我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的优秀经验做法。通过各地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申报推荐,经专家评审、线上考察等环节,最终从全国遴选出66个区块链创新应用案例,其中,优秀案例10个,典型案例涵盖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金融科技四大领域共56个。
“近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准确把握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新趋势新挑战,立足河南区域资源,发挥能源电力行业资源优势,实施‘区块链+’赋能行动,实现了政务、能源、金融等领域场景应用的全面突破,在郑州、洛阳、开封等市县进行推广应用,并于2023年成功申建河南省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解决方案,以区块链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和数字河南建设”。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能源区块链应用技术实验室副主任王心妍介绍。
下一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发挥中央网信办典型案例引领示范作用,持续聚焦“双碳”战略目标,推动区块链在能源、经济、民生、政务等领域的多元化创新应用,促进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区块链创业应用的“河南模式”和“河南标杆”,为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和赋能“多彩中原、数字河南”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评论